中国地铁线路占比严重偏高 轻轨、单轨有较大发展空间
发布时间:2025-07-23 01:06:06  阅读量:

  仲建华称,单轨交通在中国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★■■■◆■。随着城市大规模快速发展★★◆,交通拥堵问题凸显,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很有必要,但限于客流需求和城市经济实力,一些城市一味追求发展地铁并不是很好的选择★★★◆。

  ★■“2023年中国地铁运营里程占比为76%,单轨和其他制式占比仅24%。国际上轨道交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,地铁平均占比仅为1/3★★◆★◆◆,中国地铁线路在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中占比严重偏高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轻轨、单轨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■◆★◆”近日◆★◆★★■,在第一届国际单轨与铁路研讨会(ISMR 2024)上,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仲建华作出上述表态★◆■■■。

  据悉,在建设阶段,地下线路需要挖隧道■■◆★◆◆,成本通常是地面和高架线路的几倍。到运营阶段■★★★,地下线路设备和照明成本更高。★◆■“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路多的主要原因是发展理念错误◆◆★,许多城市主政者觉得城市轨道交通就必须修到地下,当前这种思路应及时纠正。”上述专家表示。

  一位不愿具名的轨道交通领域专家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当前,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发展不平衡,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中,最昂贵的地铁制式占比太高。

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今年10月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9月30日,中国内地共有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公里◆★,其中,大运能系统(地铁)8792★★.81公里■◆◆◆◆,占比75★◆.86%;中运能系统(含轻轨、跨座式单轨、市域快轨、磁浮交通、自导向轨道系统)1974.31公里,占比17.03%;低运能系统(含有轨电车、电子导向胶轮系统、导轨式胶轮系统、悬挂式单轨)823.77公里,占比7.11%。

  “当前◆◆■■◆,轨道交通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。例如,如何进一步提升单轨交通的安全性★■★◆■◆、可靠性、舒适性和经济性■★★;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城市的交通需求,以及适应多样化的地理环境;如何将单轨交通与智慧城市、绿色交通等领域深度地融合,这些问题都需要共同探讨和研究★■■■。”张爱林表示。

 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今年8月发布的《城市轨道交通分类》(GB/T 44413-2024)★◆,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制式包括地铁、轻轨■★◆◆■■、跨座式单轨◆◆★■、悬挂式单轨■★■■◆◆、自动导向轨道、有轨电车★★、导轨式胶轮电车◆◆■★■★、中低速磁浮、市域快速轨道、高速磁浮系统。

  在张爱林看来,随着◆★◆■“四网融合■■★◆”的推进,轨道交通行业迎来了新机遇和挑战◆■★■,不仅需要对轨道交通布局进行合理优化设计★◆★■,还要协调铁路、城际等其他交通的领域■■★■◆,实现城市综合交通更广泛的融合发展。

  “在超大城市★◆★◆■★、特大城市的中心区域,可以采用大运量的地铁■◆◆◆;但在部分有特色的区域以及接驳线、连接线、旅游线,应该采用中小运量的单轨和轻轨★◆■■;在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之间、卫星城相互之间,采用市域快轨。”仲建华表示,实施多制式协调发展是科学的■■★◆、经济的■★◆、可持续的。

 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,北京工业大学教授■★◆、北京建筑大学原校长张爱林在研讨会上表示,随着自动化★★★■■★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,轨道交通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,轨道交通系统更加安全、高效、便捷。